文/韓太子 過去20年間一路穩定成長且意氣風發的亞洲電影節龍頭 — 釜山影展首度在今年遭遇滑鐵盧而陷入負成長的危機。 根據釜山影展執行單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5日止,總計共有16萬5,149名觀眾參與了今年「第2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BIFF,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乍看之下或許不覺有異,然而若是與去年的22萬7,377名與會人次之數字相比,則是硬生生地少掉6萬多名觀眾,整體縮水了將近27%。於是不禁讓人疑問,才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事實上,許多人對於今年釜山影展會如此地“慘澹經營”並不感到意外,甚至套用釜山影展主席姜秀妍的話“今年光是能夠辦得成影展就已經是個奇蹟了!” 主要原因就在於“潛水鐘事件”,早已使得釜山影展深陷泥沼和釜山市政府抗戰長達兩年之久,以及前陣子開始實施的「關於禁止接受不正當請託和財物的法律制定案」(又稱「金英蘭法」),再加上影展開幕前夕慘遭強颱芙蓉的肆虐,導致釜山影展的最引以為傲的“精神門面”「BIFF Village」,在尚未完工之時就整個被海嘯給“滅村”更是雪上加霜, 真是天災人禍,禍不單行。 當然,其中就屬“潛水鐘事件”所引起的爭議和影響最為廣大。而一切紛擾就從2014年9月,時任釜山影展組織委員會主席的釜山市市長徐秉洙提議撤掉關於世越號搜救不利的紀錄片“潛水鐘”,然影展執行方則以“捍衛藝術獨立自主性”強行上映該片而導致被釜山市政府秋後算帳開始。之後便發生一連串的政治攻防、前釜山影展主席李庸觀不僅被迫下臺並在前些日子更遭到檢方起訴求處一年有期徒刑。 有鑒於這一連串的政治打壓,韓國九大電影團體於是便宣誓全面杯葛今年的電影節,政府退出影展組織及更修改組織憲章,並且還予李庸觀前主席清白和釜山影展應有的獨立自主性。 雖然影展組織憲章在各界的大力鼓吹和推動終究得以修訂,然而九大電影團體中的韓國電影導演工會、韓國電影製片人工會、韓國電影攝影導演工會、全國電影產業工會等團體仍舊持續抵制釜山影展。也因上述的電影團體持續杯葛今年的電影節,連帶使得演員、電影公司、發行商等也不敢擅自參與影展活動。 不僅如此,今年的整體的企業贊助也呈現了大幅縮水的狀況。相較於去年共獲得了53億韓圜(含物資)的贊助,今年則是少了有將近30%之多。加上今年電影節的整體預算較以往減少許多,因此許多周邊活動、派對、甚至是市場展等不是規模明顯小得許多就是被迫取消。 即便外界普遍認為今年的釜山影展辦得不如往年,然而也是因為影展執行單位這幾個月以來全體上下繃緊神經並共體時艱,才得以“奇蹟”似的讓電影節不至於在其21歲的生日開天窗,也可算是一種安慰。 至於片源和片量方面,今年釜山影展一共收錄有來自69個國家299部電影作品,相較於去年的75個國家304部片雖然有些小幅縮減,但整體上仍算是維持在相當的規模水準。 ※ 本文原出自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幕後電影雜誌》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TAIWAN
|